Notre Dame聖母院是一個, 對我這種口味可能有點偏重的新手而言, 算是中度策略的遊戲。我玩過的桌遊算很少, 目前心目中的帝王寶座我會頒給波多黎各,那所以我井底之蛙的眼光來看呢, 聖母院的份量大概就像是...太后吧? 雖然自己也不太確定這個比喻到底是啥意思..
總之我接觸聖母院這個遊戲, 是在純BSW環境下跟同是新手的朋友邊學邊玩的。目前也才打了17場兩人對戰, 個人戰績很遜, 贏率只有11%, 因此這篇文章並不是要來介紹打法策略, 只是純粹想談談我學習這遊戲的感想。
基本上我所有的桌遊都是啃規則書自學, 這款遊戲只看過BSW網頁上遊戲規則, 就開房下去打, 因此其實大概在第15場之前都玩得不清不楚。(例如對於馬車的功能一直沒弄懂, 就老是覺得被馬車騙了,後來索性完全不碰馬車) 所以在開始的前兩三場,我覺得聖母院很難玩,尤其還被跟同樣也是聖母院新手的Q(規則還是我教的)連續痛電八九場,於是覺得自己跟這遊戲超不合的。所以遊戲裡我老是手頭拮据,手下人員又不足, 被老鼠窮追猛打,又沒錢賄賂達官貴人,一直有被蔓延的老鼠群壓得喘不過氣的感覺, 最後還是免不了鼠疫爆發幾次,又死人又扣分的,感覺非常之淒慘, 分數甚至不到人家一半。
之所以支持我繼續玩下去的,大概是好勝心加上好奇心:覺得奇怪我老鼠老是很快就跳到7,8隻, 怎樣殺老鼠最後還是爆發鼠疫? 而Q的老鼠居然可以經常維持在3到6隻左右? 也很納悶是要如何一邊生人一邊賺錢又邊殺老鼠? 天底下哪有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的好事? 如果不是玩網路版我大概會覺得對手作弊吧, 偷偷藏了錢或cube在口袋裡這樣..
總之因為我太漫不經心, 只倚賴直觀的眼前需求而換牌, 加上對規則不甚了解, 以及心裡自以為這遊戲既然名為聖母院, 當然最重要就是一定要去聖母院奉獻囉! 結果只剩一元了也要去硬捐錢, 毫無計畫的下場就是搞得處處捉襟見肘。
簡單說, 聖母院是一個最佳化各個步驟的遊戲。玩家互卡的地方並不多, 最簡單的大概就是扣住對手的聖母院卡,每回合開始的換牌策略, 配合該回合終了的三張腳色卡, 差不多就是一回合裡要考慮的了。但也因為本人的短視近利, 每次換卡大概只花10秒鐘思考, 所以分數當然很難看,相反的Q就常花時間調度人員以配合回合最後的賄賂得分,所以其實腦子有動(洞)玩這個遊戲是很有差的。
我記得之前常在板上看到建議先去BSW上試玩遊戲看看喜不喜歡玩法,以我個人經驗,對此並不覺得非常有用, 甚至可能傷害遊戲。我一直深信至少先嫻熟規則才足以客觀評估是否喜愛該遊戲,從網路平台接觸一款遊戲,其實是個節奏太過快速以致難以細細體會遊戲風味的方式。更糟的事,可能會因為不熟規則的摸索陣痛期緊密壓縮,而萌生退鼓 (例如我們在聖母院中安插了一場也是BSW的fearsome floor, 玩起來略嫌平板無聊, 本來閱讀規則時想玩起來應該會很有趣刺激的) 如果有老手願意帶, 可以線上實況教學或許會好很多, 桌遊畢竟是建立在人際的互動交流上。另方面, 所以像我原以為可在BSW上玩就能省下桌遊錢的如意算盤, 顯然也是打錯的了。像聖母院這樣的好遊戲, 我還是喜歡可以自己洗牌翻牌, 親手放置tokens的手感,所以下去玩了之後反而變成要多追加這筆預算買實體遊戲了。
要說聖母院好不好玩呢? 我是挺喜歡這樣清淡的風格, 因為卡人度不高, 所以不會覺得別人太壞心而氣得半死, 但也享受不到自己壞心帶來的破壞力, 也因為翻牌的隨機性而有策略變化, 所以是頗耐玩的遊戲。遊戲時間(BSW)兩人玩大概20~30分鐘一場, 會連開數場, 也能不至於累到玩不下去。
今天痛定思痛上來拜讀玩家點出對聖母院遊戲進行的思考策略, 並釐清規則,突有恍然大悟之感, 再回去挑戰就痛電Q了!(雖然這樣也很傷害一個遊戲就是..)
補充:
後來又玩了四場, 現在比較可以感覺到因應局勢而做策略變化,便開始覺得聖母院打法非常多樣, 牌接得好讓老鼠一直維持在7~9會很有成就感。我之前說聖母院遊戲風格清淡, 可能會讓人有平淡無聊的印象, 其實完全不是這麼回事! 它的玩法變化挺豐富, 遊戲機制設計得很精巧, 兩人對戰換牌時還可以用上心理戰術。雖然沒有需要細想到數個回合後的深度, 但真的是輕快有趣又不黏膩的遊戲。
(公園散步流打法聽起來很有意思,會想試試。累積加分用的Residence多放人不知道好不好用?目前拿到幾乎都棄之不用。馬車會用了之後, 其實路線規劃好的話似乎也是很棒的加分利器?)
[2015年更新]
過了幾年, 再來回顧新手的自己寫的新手心得, 就覺得當時的自己真是天真得可愛.. XD 事過境遷, 聖母院這遊戲我也買了, 玩了也上百場了, 連巴黎聖母院現址都進去過了, 現在我只是要說這遊戲其實一點都不清純哪,可以把人掐著脖子玩整場, 可是很血腥的!! (這樣寫著寫著突然很想玩Notre Dame!)
總之我接觸聖母院這個遊戲, 是在純BSW環境下跟同是新手的朋友邊學邊玩的。目前也才打了17場兩人對戰, 個人戰績很遜, 贏率只有11%, 因此這篇文章並不是要來介紹打法策略, 只是純粹想談談我學習這遊戲的感想。
基本上我所有的桌遊都是啃規則書自學, 這款遊戲只看過BSW網頁上遊戲規則, 就開房下去打, 因此其實大概在第15場之前都玩得不清不楚。(例如對於馬車的功能一直沒弄懂, 就老是覺得被馬車騙了,後來索性完全不碰馬車) 所以在開始的前兩三場,我覺得聖母院很難玩,尤其還被跟同樣也是聖母院新手的Q(規則還是我教的)連續痛電八九場,於是覺得自己跟這遊戲超不合的。所以遊戲裡我老是手頭拮据,手下人員又不足, 被老鼠窮追猛打,又沒錢賄賂達官貴人,一直有被蔓延的老鼠群壓得喘不過氣的感覺, 最後還是免不了鼠疫爆發幾次,又死人又扣分的,感覺非常之淒慘, 分數甚至不到人家一半。
之所以支持我繼續玩下去的,大概是好勝心加上好奇心:覺得奇怪我老鼠老是很快就跳到7,8隻, 怎樣殺老鼠最後還是爆發鼠疫? 而Q的老鼠居然可以經常維持在3到6隻左右? 也很納悶是要如何一邊生人一邊賺錢又邊殺老鼠? 天底下哪有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的好事? 如果不是玩網路版我大概會覺得對手作弊吧, 偷偷藏了錢或cube在口袋裡這樣..
總之因為我太漫不經心, 只倚賴直觀的眼前需求而換牌, 加上對規則不甚了解, 以及心裡自以為這遊戲既然名為聖母院, 當然最重要就是一定要去聖母院奉獻囉! 結果只剩一元了也要去硬捐錢, 毫無計畫的下場就是搞得處處捉襟見肘。
簡單說, 聖母院是一個最佳化各個步驟的遊戲。玩家互卡的地方並不多, 最簡單的大概就是扣住對手的聖母院卡,每回合開始的換牌策略, 配合該回合終了的三張腳色卡, 差不多就是一回合裡要考慮的了。但也因為本人的短視近利, 每次換卡大概只花10秒鐘思考, 所以分數當然很難看,相反的Q就常花時間調度人員以配合回合最後的賄賂得分,所以其實腦子有動(洞)玩這個遊戲是很有差的。
我記得之前常在板上看到建議先去BSW上試玩遊戲看看喜不喜歡玩法,以我個人經驗,對此並不覺得非常有用, 甚至可能傷害遊戲。我一直深信至少先嫻熟規則才足以客觀評估是否喜愛該遊戲,從網路平台接觸一款遊戲,其實是個節奏太過快速以致難以細細體會遊戲風味的方式。更糟的事,可能會因為不熟規則的摸索陣痛期緊密壓縮,而萌生退鼓 (例如我們在聖母院中安插了一場也是BSW的fearsome floor, 玩起來略嫌平板無聊, 本來閱讀規則時想玩起來應該會很有趣刺激的) 如果有老手願意帶, 可以線上實況教學或許會好很多, 桌遊畢竟是建立在人際的互動交流上。另方面, 所以像我原以為可在BSW上玩就能省下桌遊錢的如意算盤, 顯然也是打錯的了。像聖母院這樣的好遊戲, 我還是喜歡可以自己洗牌翻牌, 親手放置tokens的手感,所以下去玩了之後反而變成要多追加這筆預算買實體遊戲了。
要說聖母院好不好玩呢? 我是挺喜歡這樣清淡的風格, 因為卡人度不高, 所以不會覺得別人太壞心而氣得半死, 但也享受不到自己壞心帶來的破壞力, 也因為翻牌的隨機性而有策略變化, 所以是頗耐玩的遊戲。遊戲時間(BSW)兩人玩大概20~30分鐘一場, 會連開數場, 也能不至於累到玩不下去。
今天痛定思痛上來拜讀玩家點出對聖母院遊戲進行的思考策略, 並釐清規則,突有恍然大悟之感, 再回去挑戰就痛電Q了!(雖然這樣也很傷害一個遊戲就是..)
補充:
後來又玩了四場, 現在比較可以感覺到因應局勢而做策略變化,便開始覺得聖母院打法非常多樣, 牌接得好讓老鼠一直維持在7~9會很有成就感。我之前說聖母院遊戲風格清淡, 可能會讓人有平淡無聊的印象, 其實完全不是這麼回事! 它的玩法變化挺豐富, 遊戲機制設計得很精巧, 兩人對戰換牌時還可以用上心理戰術。雖然沒有需要細想到數個回合後的深度, 但真的是輕快有趣又不黏膩的遊戲。
(公園散步流打法聽起來很有意思,會想試試。累積加分用的Residence多放人不知道好不好用?目前拿到幾乎都棄之不用。馬車會用了之後, 其實路線規劃好的話似乎也是很棒的加分利器?)
[2015年更新]
過了幾年, 再來回顧新手的自己寫的新手心得, 就覺得當時的自己真是天真得可愛.. XD 事過境遷, 聖母院這遊戲我也買了, 玩了也上百場了, 連巴黎聖母院現址都進去過了, 現在我只是要說這遊戲其實一點都不清純哪,可以把人掐著脖子玩整場, 可是很血腥的!! (這樣寫著寫著突然很想玩Notre Dame!)
立刻到BSW玩一場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