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2月31日 星期二

2013桌遊一年回顧

我在BoardGameGeek(BGG)帳號的註冊時間是2011年一月八日, 所以我就把那當作是我玩歐式桌遊的起點。最開始,我是在iPod Touch上看到電子寵物app提到Carcassonne,才發現桌遊這個新世界。之後google卡卡頌的遊戲資訊, 從而發現BGG這個極有幫助的桌遊社群網站,從此BGG也變成我瀏覽器裡常駐的網頁,幾乎每天打開電腦第一個看的就是它。因為BGG只是個由熱心玩家打造出來的非營利網站,所以到了第一年年底,看到它上面呼籲大家捐錢贊助的廣告,便決定只要自己還如此頻繁使用該網站,就至少捐點小錢聊表心意吧。而實際上,我自己每年在BGG上的收穫價值,其實要遠大於這$15鎂的小小捐款。

而BGG不僅僅在桌遊資訊的提供上即時而豐富,另外它還延伸提供了*八百種*對玩家有用或無用的功能 (如果不是八百種至少也有八十種吧)。大部份功能都算有用,只是端看你用不用它,其中一個我從一開始玩桌遊就沒中斷使用的功能服務,就是讓玩家自己紀錄玩過的遊戲資訊,讓你紀錄遊戲時間/參與人數/輸贏等等。所以這也是讓我有辦法在年末這天,回顧這一年來玩了哪些遊戲的功臣。因此, 查了自己從2013/1/1到2013/12/31的遊戲紀錄, 出現了像以下這樣的結果, 所以我在2013年裡, 玩了66款總計290場的桌遊。我還蠻喜歡看這些紀錄的,尤其有些我會登錄玩後的結果跟感想,像在用桌遊寫日記。
我在2013年玩過的桌遊部份節錄

玩最多的遊戲:
The Castles of Burgundy 勃更第城堡(19場) 和 Ghost Stories聊齋(19場)聯手居冠, 這兩者除了實體版,也有數位版本的貢獻, 但因為我玩線上桌遊也只是因為懶得擺放token收拾遊戲, 尤其像Castles of Burgundy那些小小各色紙片收放起來我嫌囉嗦,所以現在只跟我家的Q線上對弈,因此也就一併紀錄了。我想我是很喜歡Castles of Burgundy, 主要是玩起來常可以接combo感覺很爽,一度也以為它是Stefan Feld的遊戲裡自己最喜歡的,剛開始玩的幾場相當容易讓人上癮,也玩得狂熱,但後來似乎也較快就覺膩了。所以我想現在自己最喜歡的Feld遊戲,應該還是平淡點的Notre Dame聖母院。
Ghost Stories 聊齋, 這個以中國古代道士收妖降鬼為題材的合作遊戲,一向在玩家間享有頗高的評價。雖然表面上看來我玩了不少,但我並不覺得有那麼喜歡它。之所以會有這麼多場紀錄,是因為許多都是中途失敗重來所累積出來的。聊齋是個非常困難非常具挑戰性的合作遊戲,玩起來很燒腦,也因為太燒腦太難,讓人覺得玩起來累,壓力很大,因此沒辦法放鬆享受玩遊戲的樂趣, 自然我就不是那麼愛了,不過公正說來它還是一個很棒的遊戲啦,就是實在太會做弄人了。另外一提,我個人到此為止認為做得最完美的合作遊戲還是Yggdrasil世界樹。因為沒什麼人注意Yggdrasil很可惜, 所以幫忙打廣告。


其次緊跟在後的是同樣玩了18場的Forbidden Desert 禁忌沙漠Friday 星期五

Forbidden Desert 禁忌沙漠 是遊戲設計師Matt Leacock知名的三個合作遊戲裡(Pandemic, Forbidden Island, Forbidden Desert),最走中庸路線但也最富變化以及最有趣的。Forbidden Desert的難度變化彈性大,我認為這遊戲挺耐玩,也容易被各族群的玩家接受,因此我也給它高評價。不過我對於裡面不易堆疊的十字形的沙漠板塊感到不滿意,薄薄的板塊疊起來容易倒塌,尤其我們常疊到五六片高(快被沙子淹死了)。但因為遊戲價格低廉,所以製造品質也就馬馬虎虎,我想那是遊戲的市場定位策略所致, 倒不能怪遊戲本身的設計。

最佳單人遊戲:   
Friday星期五,這款單人紙牌遊戲, 是真正的單人遊戲Solo game, Friday並不是像一般合作遊戲裡那種一人扮演多角色的假單人遊戲,裡面就真的就只有一個角色可以玩--Friday星期五, 這個好笑的名字是文學作品"魯賓遜漂流記"裡主角在荒島上隨從的名字(真的!)。我個人超愛這款,或許是因為單人遊戲所特有的私密性, 畢竟就只有你一個人與遊戲在直接面對面著。Friday也是我玩過的單人遊戲裡設計最出色的。雖說是單人感覺好像有點荒涼,但玩起來的感覺卻異常豐富生動,一點都不會有單調感,覺得自己在幫助魯賓遜那個蠢材,很有扶不起的阿斗的感歎。在荒島求生存的情境也塑造得很成功,相當有喜感。但雖然Friday讓人感覺好像遊戲很輕鬆,實際玩起來絕不是輕輕鬆鬆就能過關。遊戲亟需要用腦去評估風險跟計算機率,其實頗有難度,遊戲裡調整難易度的部份也設計得不錯,所以算相當耐玩,我自己則是一玩就上癮,只是後來高難度一直過不了關有點挫敗,便改玩別的遊戲。但若有一天換我漂流荒島,倒很希望自己有帶著一盒Friday在身邊。

年度最佳遊戲:
Brass (工業革命, 很容易跟Age of Industry渾淆的中譯名)
Martin Wallace的最高評價之作,也是我個人最喜愛的桌遊前五之一。我不知道以後還會玩多少桌遊, 但我想Brass應該能夠一直排在我心目中的前幾名。如果2012年是我桌遊的The year of Troyes, 那麼2013應該就是The year of Martin Wallace, 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Brass開啓了我對馬丁遊戲的熱愛。我非常喜愛Brass這遊戲, 除了做二人專用遊戲圖板, 甚至大費周章親手自製了它的錢幣組 (前往這觀看我的Brass coin DIY教學)。今年我玩了13場Brass, 全是實體版,但如果不是它網路版的操作界面太糟糕,相信我們玩這遊戲的次數應該會超越The Castles of Burgundy。以前我剛玩桌遊,聽說Brass有點硬,不易親近,封面美術晦暗不吸引人,PTT上也甚少討論,那時覺得自己應該是不會玩到了。後來也不知在哪裡看了什麼評論,突然就很想嘗試,也託我那好奇心的福,排除萬難做了Brass兩人圖板 (其實沒很難啦..), 總算讓我領略馬丁的遊戲魅力。今年還陸續玩了馬丁的Aeroplanes(只玩一次,但感覺平淡), 比較喜歡的有Railways of the world (墨西哥地圖&英格蘭地圖)和Age of Steam。另外在我待玩清單裡的馬丁遊戲還有: Tinner's Trail, Age of Industry, A few acres of snow和First train to Nuremberg,希望最近的將來可以陸續將它們都玩過。

最驚艷遊戲:
Trains 火車斗咪, 一款骨子裡是Dominion的火車圖板遊戲。我認為由Dominion所開創出來的deck building機制非常了不起,但我不怎麼喜歡Dominion卻很喜歡Trians。儘管不少人認為Trains 只是Domi的次級仿冒品,但我相當驚艷於它利用deck building在圖板上建造鐵道的創意, 相較於其他純卡牌deck building game換湯不換藥,Trains厲害的地方在於它真正擴展了這個遊戲機制的維度,就是它並不讓我覺得自已只是在玩洗牌抽牌的線性卡牌遊戲,而是在玩一個建造鐵路網的圖板遊戲。Trains這遊戲一切的一切都做得適得其所,輕鬆好玩,入門容易,簡直沒什麼好挑剔的,非常推薦。


最佳創意:
Hanabi 花火, 極簡的主題跟配件,使用僅傳達"部份"資訊的方式帶出一個相當有意思的合作遊戲,我對於"反拿自己手牌"這種前所未見的遊戲方式印象極深刻,而它的創意又是如此貼合主題,並且玩起來相當有趣。所以Hanabi得到2013德國年度遊戲獎,我認為實至名歸。但Hanabi看似簡單,份量也輕,實際玩起來難度卻很高。結果缺點是新手抱怨遊戲困難,也難以領略它的價值,而且不容易找到這遊戲的應對策略。可能真的要有經驗的老手才能體會到它的厲害吧。Hanabi跟Ghost Stories皆出自設計師Antoine Bauza之手, 這兩個遊戲都有點難度,但以複雜度而言,簡直各自在光譜的兩端 。


其他今年值得一提的桌遊事,包括去參加幾次Berkerley Board Gamer的桌遊聚會,讓我總算明白揪團玩遊戲是怎麼一回事。參加揪團的優點是能玩到不少自己沒注意過的遊戲,增廣見聞,缺點則是玩不太到自己想玩的。然後是暑假回台其間, 在親友間推廣桌遊,過程順利結果也算成功,除了扶植出幾個小桌遊咖,自己也趁機體會多人遊戲party game的樂趣。另外是在這幾年火紅的Kickstarter集資平台上, 被老遊戲Odin's Ravens舊瓶新裝的集資方案給詐騙,發起人把大家贊助的錢收來就人間蒸發了,算是得到新時代裡的新經驗。

整體而言,今年買遊戲的量稍有節制,但還是買得太多玩不完。相對的,遊戲卻玩得不夠多也不那麼狂熱,一方面時間有限,一方面可能也是稍看過點市面了,不再那麼容易受到外表給引誘, 也較懂得篩選自己想要的遊戲。

2013年12月27日 星期五

生日禮物: Bruges 布魯日

今年的生日禮物, 照例收到Q貼心查看我BGG上Wishlist買來的遊戲。那麼今年收到桌遊的是Bruges 布魯日,以及一台Kindle Paperwhite(不是桌遊)。

前陣子較忙,不得不減少分配給桌遊的時間,部落格從11月起一路空白,但也因此藉這機會讓自己對遊戲稍微收心,少買遊戲減輕待玩遊戲的沈重壓力。一方面我在想,自己是不是對於桌遊這嗜好的熱情多少有點消退?玩遊戲以來將近三年,這時間說長不長,說短不短,但自己投注在上面的精神時間也算不少了,對於這領域自認多少略懂。但另一方面,有時我也會遺憾因為對桌遊的熱忱而錯過/犧牲的其他,例如說,讀書。畢竟我在年輕一點的時候大概也算是個假文青吧。 XD
今年的生日禮物!
所以得到這兩個生日禮物,對於桌遊的Bruges,出乎意料我對它反應很平淡,但對於Kindle Paperwhite, 則很神奇讓我愛不釋手。至少在年末的這段聖誕假期裡,過去這個禮拜以來我每天讀的是kindle電子書, 而不是遊戲規則,而且我還熱切渴望想多讀一點。即使一放假早已列好這次假期預計要玩的遊戲列表(共有12個遊戲, 可能還得再加上近日買進的Russian Railroads, Glass Road和Carcassonne: South Seas),但對於閱讀遊戲規則我還是意興闌珊。所以其實我比較想多聊一點kindle paperwhite, 因為我一直以為自己只能接受紙本書,因此從來就沒有過想擁有kindle的念頭,但講這些跟這部落格的走向實在沒關係,總之kindle paperwhite真是太棒了! 還有海明威也是! 小時候讀翻譯本不懂那味道,現在總算領略他的文字魅力。不過, 讓我們回到桌遊吧, 但後來我玩了Bruges, 對它的感想也是相當不錯的遊戲,值得拿出來講。

所以就來簡單聊一下我對Bruges布魯日的遊戲心得吧。

首先要說, 玩過幾場之後我對於Bruges的印象就是: 小巧精緻! 講到這遊戲設計師Stefan Feld, 對於會來讀我這寒酸部落格的玩家,這名字自然是毋須再介紹的。我在剛接觸桌遊的新手身分時,第一次玩到他的遊戲是在BSW上的Notre Dame聖母院, Notre Dame是一款我認為精巧而優雅的策略遊戲,裡面殺老鼠的中古風(以及吱吱叫音效)相當有味道,跟高手(a.k.a masa)玩起來更是能體會到不見刀光劍影的鮮血淋淋, 整局就像被無形的手扼住脖子那樣。Feld後來評價最高的作品 The Castles of Burgundy"勃更地城堡", 同樣也讓我相當熱切而短暫地玩了一陣子。整體而言我挺喜歡這位設計師的遊戲風格,因為簡潔,而且具有結實的核心, 也不會有我討厭的缺乏說服力的囉唆故事在自降格調。所以Feld的遊戲我幾乎不會拒絕嘗試, 實際上每款玩過之後也都能感受到他設計的用心跟創意。在我玩過的Feld的遊戲裡,唯一明顯不喜歡的大概就只有Macao澳門。

小巧精美的兩摺圖板, 這暖色調對於清冷的尼德蘭地區好像有點太溫暖了
這次的Bruges, 繼Macao和The Castles of Burgundy裡對於骰子的巧妙利用,也是一樣來了五顆不同色骰子。一開始我看到它骰子的作用,不免會有覺得它很像Macao的印象, 因為同樣都是利用骰子來換工人/資源, 也同樣都附了一百多張的功能卡片,除了色調明亮鮮艷感覺輕快,我實在擔心它會淪為另一款Macao。但實際玩過之後,也不能說這兩者完全不像,感覺還是有那麼些Macao的影子,或者要嘛也可以誇張地說Bruges根本是去掉航海送貨的Macao。可是這次我卻很喜歡Bruges,因為相較於Macao讓人感到拖泥帶水,Bruges的遊戲核心精簡而一致,遊戲走向也經過高度流線化,簡直可以說你只要會辨認顏色就可以玩了。

你招募的各種職業人材, 每個人都為你帶來不同的好處。但雇人之前得先蓋好房子供人居住(提供住宿喔)

文藝復興時的布魯日, 骰子的巧妙運用是遊戲重點之一
但撇去這些相當一般化的Feld風格,若你要問這遊戲還有什麼特色嘛,我會說沒有。但若要究這遊戲到底哪裡吸引我,我想最主要是它讓我聯想到那些早期桌遊所具有的古風,例如Puerto Rico, 例如Notre Dame, 例如Saint Petersburg...等等。那些在這個百家爭鳴的桌遊大爆炸時代,隨處充斥複雜迷人又炫惑的美術配件, 但內容卻單調乏味的危險環境裡越加顯得罕見的古風, 以一個清新的面貌出現,跟你說一個文藝復興時期位於布魯日的市井生活的故事,或者甚至連故事也沒有,就只是一段生活中的片斷,我想這就是Bruges。當然,Feld遊戲裡一向特有的細緻也再度在Bruges裡出現。

那到底Bruges跟海明威之間有沒有什麼相關呢? 硬凹的話我會說這兩者都很簡潔就是了。



補充:
後來我發現大家好像很容易把Bruges的卡牌放反, 導致抽牌時因為會牽動下面的牌, 很容易看到下面幾張的顏色。一開始我們當然也放反了, 因為直觀上就會把Bruges文字那邊往前放, 但玩起來抽牌時都要小心翼翼的唯恐看到下面不小心作弊, 後來才發現把牌反過來放就解決問題了。但原來卡匣底部就有指示該怎麼放牌了喔, 剛剛才發現的哈哈 :P 想想遊戲設計真的除了有心也要細心,給使用者方便之外還要面面俱到, 良好負責的專業態度值得學習。

Insert cards this way, 其實是有它的道理的
這樣放, 很容易不小心瞄到下面的牌
這樣放, 隨你怎麼抽牌都看不到, 厲害吧?! XD